
中國企業借“一帶一路”東風出海布局全球鋁資源產業鏈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有色金屬整體消費增速將由“十二五”期間的高速轉為中低速,鋁等主要品種消費增速將明顯放緩。工信部在《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統籌考慮境內外資源、能源、環境、運輸等生產要素,優化產業布局。推動低效產能退出,引導現有布局不合理產能向具有資源能源優勢及環境承載力的地區有序轉移,利用境外資源的氧化鋁等粗加工項目在沿海地區布局。
據估計,過去十幾年,中國原鋁累計進口依存度約為40%。海關總署相關數據顯示,在氧化鋁進口方面,2017年,我國自東盟進口氧化鋁126.6萬噸,增加94.3%,占同期我國氧化鋁進口總量的44.2%,整體進口量有所下落,平均價格卻在提升。
李建和在談到中國市場對鋁資源需求狀況時指出,每年中國總共要消耗全世界開發出的鋁總量的54%。大部分中國鋁業進口公司都在幾內亞布局,但由于中國進入時間較晚,目前僅占有部分品位較低的鋁礦源,在幾內亞,中國相較發達國家并沒有優勢。
不過,“一帶一路”倡議布局給中國企業布局全球市場帶來了重要的政策支持。企業可以通過綠地投資、并購投資、股權投資等方式,與相關國家和地區開展互利共贏的產業開發投資合作,穩步推進境外銅、鋁、鎳、稀貴金屬等礦產資源生產基地建設。
礦產國方面,年初,吉爾吉斯斯坦工業能源及礦產資源委員會副主席阿里克夫·蘇尼別克就曾向中國投資者表示,四年前吉爾吉斯斯坦加入了《采掘業透明度倡議》。他表示,吉爾吉斯斯坦政府高度重視礦產資源利用政策,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確保外國投資者與本國投資者享有同等權利。
據2013年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探測數據,吉爾吉斯斯坦鋁礦總儲量3.5億噸。而國際礦業監理機構SPK在zui新評估結果中指出,宏紳國際控股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扎爾達列克霞石正長巖僅采礦權范圍內的儲量就達到2.8億噸,其總儲量占全球鋁礦儲量的約1/5,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李建和表示,吉爾吉斯斯坦鋁礦的天然優勢除了高產量以外,還在于其毗鄰我國電價較低的新疆地區,這使得生產成本大幅降低。電價在電解氧化鋁工業中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據測算,獲得一噸電解鋁需消耗約1.35萬度電,電價的微小差異zui終將導致成本出現巨大差價。
新鋁材業撬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鋁電池、鋁合金板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多層次應用代表了中國鋁業發展情況的一個縮影。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00萬輛,將達到汽車市場需求總量的5%以上。與其相對應的是,2017年以來,國內氧化鋁企業開工率攀升,國內市場供應充足。據了解,2017年國內氧化鋁產量達7064萬噸,同比增長16%。
這一數據上的明顯相關性或許是因為車身輕量化是汽車減少能耗的重要方法,在注重能源利用效率的新能源汽車業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兩年前,工信部就提出要在全社會積極推廣輕量化交通運輸工具,如鋁合金運煤列車、鋁合金油罐車、鋁合金半掛車、鋁合金貨運集裝箱、鋁合金新能源汽車、鋁合金乘用車等,到2020年,實現30%的油罐車、掛車、鐵路貨運列車采用鋁合金車體。
而在車輛設計和材料應用上,新能源汽車比傳統汽車更迫切需要車身減重。鋁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應用件主要有車身、輪轂、底盤、防撞梁、地板、動力電池和座椅等。鋁合金型材的密度為2.7g/cm3左右,僅為鋼材的1/3,電動汽車整車重量每減重10%,其續駛里程可增加5.5%,更可節省燃料消耗6%——10%。因此,近年來奧迪、捷豹、路虎等汽車廠商高端品牌線都開始使用全鋁式車身結構,近期也有部分國內廠商研發全鋁新能源載客客車。據報道,與同級別普通客車相比,鋁制客車車身重量可以減輕400公斤。此外,在安全性上,鋁材也有著優 秀的表現,同等強度鋼板和鋁合金板,鋁合金僅需一半的重量。
全鋁車身并非一個整體,會根據車身不同部位的受力情況分布不同種類的材料,一般會通過鉚釘、激光焊接等方式連接;而在不適合焊接的地方需要用到柳接和粘合劑連接,粘合劑使用也需要對表面氧化層處理保證粘合效果,對環境要求較高。純鋁的冶煉和鋁合金的加工成本都較鋼更高,鋁合金加工工藝比較復雜,整體生產流程的復雜性和自動化程度要求都遠高于傳統車身。為了使材料利用更有效率、車身結構更加優化,部分高端汽車制造廠商還研發或引進了計算機仿真技術CAE,以減少測試過程帶來的原材料損耗。
此外,就在10月17日,韓國蔚山國際科學技術研究所稱研發出了一款鋁空氣電池,該電池與現有鋰離子電池相比,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重量輕、安全性也更高。研發者曹在弼表示,鋁空氣電池的能量密度高達2500Wh/kg,使用1公斤的鋁,就可以生產一個可讓電動汽車行駛700公里的電池。
追求低能耗反過來推動了相關制造業的信息化提升,這是產業科技水平整體進步的一個有趣表現。
新鋁材在新興市場中的場景化消費潛力巨大
除了新能源汽車,新鋁材的消費場景還在不斷擴大。李建和認為,鋁是“未來金屬”,它與新興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系。中國近些年在新興產業發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碼,鋁的需求量必將增大。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相關負責人指出,鋁作為性能優異的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隨著交通運輸輕量化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消費領域將不斷拓展,鋁需求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中南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冠周形象地表示,目前我們日常生活中鋁業無處不在:“太空金屬、航天航空、海洋等場景中都用到了鋁。”
吉姆·羅杰斯則認為,鋁礦這一類礦產資源是整個世界經濟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乃至于對我們日常的生產生活都有關鍵的意義。他進一步提出,未來鋁在中國將獲得更多應用場景,而新鋁材也必將繼續不斷向新興市場和新興產業流入。他說:“在經濟情況向好的時候,全社會對于整個鋁礦的需求就會上升;而當經濟情況沒有那么好時,需求也許就會下降。但是總體來說,對于鋁礦的需求永遠不會徹底消失。”
他對于吉爾吉斯斯坦的鋁礦持有濃厚興趣,并對整體成本精算情況進行了考察。
羅杰斯坦言,他只投資自己能夠“看得懂”的產業。在未來一到兩年,全球經濟可能面臨幾十年來zui嚴重的危機,經濟危機出現時人們傾向于追求實體經濟的興旺,對貴金屬和金屬礦產的需求也會增加,而礦產資源的價值是不會消失的。
也許這將給金屬礦產業帶來又一個新的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