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粗鋼年產能約為1200萬t。始建于1938年的金策鋼鐵公司是該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其粗鋼年產能約為600萬t,占該國粗鋼總產能的半壁江山。
1975年,前蘇聯向朝鮮提供了煉鋼、熱軋及冷軋生產技術,并于20世紀八十年代向朝鮮鋼鐵工業提供了更多的援助(比如一座100t氧氣轉爐)。但金日成逝世后,俄羅斯于1994年停止向朝鮮供應焦炭。
1996年,金策鋼鐵公司開始生產生鐵和低碳鋼。但20世紀九十年代,受制于焦炭供應不足及其他的一些技術問題,該公司產能利用率一直不足。2000年8月,金正日視察了金策鋼鐵公司,強調要對該公司進行現代化改造。2001年該公司對生產工藝進行升級,提高了粗鋼產量。
目前,朝鮮國內鋼鐵企業主要包括:位于黃海北道松林地區的黃海鋼鐵公司;位于咸境北道金策地區的金策鋼鐵公司;位于南浦港的千里馬鋼鐵公司;位于咸境北道清津地區的清津鋼鐵公司;位于南浦港的4.13鋼鐵公司;以及大同江鋼鐵公司。
美國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朝鮮是全球最封閉的經濟體,由于經濟長期增長緩慢,該國工業產量和發電量依然維持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的水平。據西方國家估算,朝鮮鐵礦石儲量約為4億t,1985年該國鐵礦石年產量為800萬t,上世紀九十年代鐵礦石年產能提高至1000萬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