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作為全球汽車大國的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較為成熟。如今,全美著名學府俄亥俄州立大學將新能源汽車研發合作的“橄欖枝”拋向了合肥。記者昨日從合肥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獲悉,近日,該院與到訪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簽署了共建新能源汽車聯合實驗室的合作協議。這意味著聯合實驗室建成后,合肥產的新能源汽車有望引進國際一流技術。
今年5月初,在中美綠色合作伙伴關系的簽約儀式上,合肥市與美國哥倫布市簽署了部分協議,其中就包括《聯合開發混合動力汽車傳動系統項目研究備忘錄》及《共建新能源汽車研究室的備忘錄》。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共建聯合實驗室是深化雙方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與研究開發合作的需要,也是對合肥市與哥倫布市簽署的中美綠色合作伙伴關系項目的積極響應。
美國汽車專家多次來肥洽談
此次,合肥新能源汽車研究院與應邀到訪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汽車研究中心主任瑞祖尼,簽署了《共建新能源汽車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和《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傳動系統技術開發協議》,全面建立人才培養與研究開發合作關系。
瑞祖尼先生是美國著名汽車研究專家。這已不是他第一次來肥,早在2010年11月,瑞祖尼就曾率領他的團隊來合肥市考察,并與相關部門進行了深入洽談。洽談中,他表達了雙方共建實驗室,并與合肥市汽車制造企業聯合,實現新能源汽車研究成果產業化的意向。
“瑞祖尼先生非常熱情,這次來肥還為江淮汽車、國軒高科的技術研發人員以及合工大師生,作了四場學術報告,受到了熱烈歡迎。”合肥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新能源汽車研發“強強聯合”
據了解,俄亥俄州立大學是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研發龍頭”,其新能源汽車研究能力處于全美領先地位,接受的資助占美國整個國家新能源汽車研究經費的四分之一。該校在混合動力汽車研發的眾多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實力雄厚的美國科研院所為何青睞合肥?這離不開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年來的蓬勃發展和科研實力。據介紹,目前合肥市示范運行的新能源汽車達到2018輛,全部為純電動驅動汽車,其中純電動客車181輛,從2010年至今運營里程已突破800萬公里,單車連續運營里程突破11萬公里。此外,合肥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是依托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科研實力不凡。可見,雙方的合作是“強強聯合”。
據了解,協議還約定,通過一系列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提升雙方的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層次和質量。